劳动法病假工资的标准
苍南法律咨询
2025-04-10
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如下: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计算基数通常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5000元,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那么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最低为2000元,以此为基础计算具体病假工资数额。
具体支付方式和标准,各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区会根据病假时长进一步细分标准,如连续病假6个月以内的,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连续病假超过6个月的,支付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企业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支付职工病假工资,保障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若企业违反规定,职工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劳动法病假工资的标准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
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如下:
1.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按照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5.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6. 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劳动合同未约定病假工资标准,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则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为5000×70% = 3500元,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3500元计算病假工资。若计算基数低于2000元,则按照2000元计算。 若病假工资低于2000×80% = 1600元,也需按照1600元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集体合同并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2. 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劳动法规定的病假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基本生活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出勤月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支付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具体而言,计算病假工资时,需先确定劳动者的月工资基数。若劳动合同有约定,则按约定的月工资确定;若劳动合同未约定,正常出勤月工资是指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比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为5000元。若其患病处于医疗期,按照标准,病假工资应不低于2000×80% = 1600元,同时也不能低于5000×70% = 3500元,所以其病假工资应按3500元发放。
总之,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旨在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确保劳动者在特殊时期能得到合理的经济保障,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与和谐。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计算基数通常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5000元,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那么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最低为2000元,以此为基础计算具体病假工资数额。
具体支付方式和标准,各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区会根据病假时长进一步细分标准,如连续病假6个月以内的,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连续病假超过6个月的,支付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企业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支付职工病假工资,保障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若企业违反规定,职工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劳动法病假工资的标准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
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如下:
1.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按照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5.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6. 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劳动合同未约定病假工资标准,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则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为5000×70% = 3500元,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3500元计算病假工资。若计算基数低于2000元,则按照2000元计算。 若病假工资低于2000×80% = 1600元,也需按照1600元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集体合同并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2. 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劳动法规定的病假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基本生活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出勤月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支付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具体而言,计算病假工资时,需先确定劳动者的月工资基数。若劳动合同有约定,则按约定的月工资确定;若劳动合同未约定,正常出勤月工资是指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比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为5000元。若其患病处于医疗期,按照标准,病假工资应不低于2000×80% = 1600元,同时也不能低于5000×70% = 3500元,所以其病假工资应按3500元发放。
总之,劳动法病假工资标准旨在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确保劳动者在特殊时期能得到合理的经济保障,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与和谐。
上一篇:怎么去投资一个公司
下一篇:暂无 了